锡剧《聊斋·紫尾》
成功上献
4月1日晚,小剧场锡剧《聊斋·紫尾》亮相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在南京国民小剧场精彩上演。当代人视角下的“新聊斋”故事,一条“紫尾”让人性善恶两端分明。
小剧场大有空间可为,演出圆满成功!这是一支富有青春活力和创作激情优秀的团队!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一代代锡剧艺术家的薪火相传中,剧院始终牢记出戏出人、守正创新、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大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以强有力的举措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平台,着力打造一支能挑大梁、敢于担当、敬业奉献的青年人才团队。人性,善?恶?狐性,善?恶?且看“新聊斋”故事。“我是一条紫尾,藏于众生相中,何以怪我蛊惑?善恶一念之间。”《聊斋·紫尾》讲诉了人界纯善书生乔生意外搭救了狐界女狐阿紫,并得到阿紫馈赠一条能实现任何心愿的狐尾。有了狐尾后,乔生在欲望的驱使下一步步沉沦,人性的善恶两端也愈发分明。本剧主创、主演以青年为主,组建了朝气蓬勃、富有创作实力和激情的团队,演员青春靓丽、颇具实力。特邀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任剧本指导,国家一级演员蔡瑜、王子瑜任艺术指导,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创作部副主任俞思含任编剧,青年导演张磊任导演,资深锡剧唱腔设计梅瑞坤任唱腔设计,国家一级作曲杨浩平任作曲、配器,青年舞美设计钟婉靖任舞美设计,青年灯光设计张晴川任灯光设计,知名服装造型设计师董燕任服装造型设计,蔡瑜演唱主题曲;优秀青年演员惠海峰、李梦恒、周雁、国家一级演员冯佼主演。作品构思巧妙,时空自由,全剧充分发挥戏曲的虚拟性、程式性和写意性的艺术特点,以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表情达意,并突出了锡剧的剧种特点和优势,通过描绘悲欢相交织、荒诞又真实的人狐世界,呼唤洗净浮华、保有纯真的处世治文之道,具有警示意义。《聊斋·紫尾》是俞思含编剧的第十部小剧场戏曲作品。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的她表示,写戏曲剧本的乐趣就在于可以用典雅押韵的文字去写一个故事,观众在看戏时,既能感受到作品的文学之美,又能欣赏到戏曲艺术之美。俞思含说:“小剧场锡剧《聊斋·紫尾》的构思创意来源于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剧目结合当代精神与关注视角,对经典文学著作进行深层解构,挖掘提炼古典作品中‘狐狸’意象,并新创刻画具有代表性的书生、千金、女狐及男狐形象,书写当代人视角下的‘新聊斋’故事。当狐尾背后潜藏的欲望一点点随着紫尾的显现膨胀、爆发,人性的善恶也发人深省。”演出结束后,现在举行演后谈,本剧部分主创主演参加。
本剧导演张磊表示,《聊斋·紫尾》这出戏回归到演员本体,舞台所有空间都让给了演员,所有外化的东西都作为表演的辅助,而不是喧宾夺主。表演的内核也十分传统,舞台呈现保留着对于戏曲的审美需求和习惯。说到感触最深的地方,张磊不假思索:“剧中最有意思的是,剧情越往后推演,人越来越像妖,妖越来越像人。其实这也映射着现实中无限放大的欲望让人变得不断迷失自我。”
剧中的乔生代表着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他从最初的纯良至善,到一步步走向后来的欲望深渊、心魔缠身,如何演好这个角色,青年演员惠海峰直言“难就难在如何把握好人物在不同阶段的分寸感”。他说:“我希望乔生这个角色能够引起观众的共情,希望大家也理解理解乔生,他有很多的无奈,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偶尔得到紫尾后可以平步青云。但当欲望越来越强烈之后,他变得面目全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这个尺寸很难拿捏,演过了,距离感太大,观众就不喜欢角色了;演得不够,矛盾冲突又不够激烈。这是我创作中比较大的挑战。”
锡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唯美典雅,细腻入微,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小剧场锡剧《聊斋·紫尾》作为无锡市锡剧院继《红豆》之后的第二部小剧场锡剧作品,对于开掘锡剧剧种独特的艺术特色、探索小剧场锡剧的表演形式、挖掘经典名著再创作题材深度、探索古典戏曲表演和现代戏剧构作融合呈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