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5日,由无锡市锡剧院出品的大型原创锡剧《泰伯》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正式开演。该剧由著名导演艺术家张曼君执导,由剧“彬彬腔”第三代嫡传王子瑜领衔主演。
11月3日中国剧协、省、市主管部门多位领导专家出席观看演出。各地多家院团、省内各锡剧院团也组团观看演出。

该剧旨在以锡剧为泰伯立传,主要讲述了三千年前吴文化开拓者、江南人文之祖泰伯的故事,展示了其恭良谦让、礼让仁孝的高贵品质,清廉守信、隐忍有谋的高远胸怀,施仁政、施仁爱、躬耕为民、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泰伯精神。
从三度创作的“阿炳”、《蘩漪》、《锡商》、《惠山泥人》,到《泰伯》,无锡市锡剧院出品的一台台原创剧目,都印刻着深深的无锡烙印,丰沃的地域文化土壤为锡剧艺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本剧旨在以锡剧为泰伯立传,意在通过讲述三千年前吴文化开拓者、江南人文之祖泰伯的故事,展示其恭良谦让、礼让仁孝的高贵品质,清廉守信、隐忍有谋的高远胸怀,施仁政、施仁爱、躬耕为民、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泰伯精神,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契合当今社会倡导的主动担当、敢于担当的中华精神。
本剧以“三让”为核心情节,“三让”之余,又有“一进”,从而揭示,泰伯之让,并不是逃避,而是承担、是开拓。“一让”是为尽孝,顺从父亲心愿;“二让”是为齐家,维持兄弟和睦;“三让”是为治国平天下。整台剧目激荡着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直击心灵的力量,跨越几千年光阴长河,还原、追溯与呈现历史,能够让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让传统地方戏锡剧迸发出别样的、崭新的光芒。
排练场上,导演激情澎湃地说戏、导戏,一次次地上阵示范,一次次手把手指导,引领演员进入人物塑造,把握情感的拿捏、动作的运用和唱腔的处理。演员们一心一意,全情投入地演绎着人物,其他演员认真看排学习。小王彬彬老师每天待在排练厅,辅导提点王子瑜。全剧组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使命感,最终以最佳效果呈现给观众。
剧组汇集国内一流音乐、唱腔、舞美、灯光、服装造型等组成了高水平的主创团队,张曼君导演挂帅执导,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罗周执笔,国家一级导演李慧琴担任副导演,国家一级作曲吴忠良担任唱腔设计,国家一级作曲王啸冰担任音乐设计,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修岩担任舞美设计,国家一级灯光设计师邢辛担任灯光设计,资深服装造型设计师王玲担任服装造型设计。
创排此剧,剧院始终围绕“出戏出人出精品”目标,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不遗余力培养新生代名角。锡剧“彬彬腔”第三代嫡传王子瑜领衔主演“泰伯”一角,“彬彬腔”是锡剧界影响最为广泛的流派之一,希望这次在传承流派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突破,特邀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张远鸿饰演“姬昌”,国家二级演员姜雪峰饰演“季历”,国家一级演员蔡瑜饰演“太任”,国家二级演员邵新峰饰演“文丁”,国家一级演员冯佼饰演“子纣”,优秀青年演员朱宏敏饰演“仲雍”,优秀青年演员殷晓刚饰演“费浑”。
《泰伯》承载着新时代锡剧人的担当、责任与使命,我们坚持以极高的标准和视野来审视打造《泰伯》,着力创作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之作。讲好无锡故事,展示千年江南文脉,不断提升吴地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力争在中国剧坛绽放锡剧之花、展示锡剧的独特魅力。
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在剧目创作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一流的舞美设计和演员的实力演出让演出现场不时传来叫好声和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们纷纷表示,这台演出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剧情紧凑,内容丰富,整场演出扣人心弦,抓人眼球,是一部难得的锡剧精品。
演出结束后,出席观看《泰伯》演出的领导和专家们立即召开了座谈会,与会专家们对《泰伯》的呈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一部恢弘、大气、艺术格调高的好作品。部分专家们认为仍有可提升的空间,需突破瓶颈,将来定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