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月19日,在无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杜小刚市长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振兴锡剧,建设锡剧艺术中心;推进一批小剧场建设,开展精品剧目常态化展演,开展‘百场锡戏庆百年’全国巡演”。
这一次,无锡市将“振兴锡剧”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顶层设计上将对无锡地域文化代表、地方剧种——“锡剧”予以更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扶持,将为锡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创造更优良的环境和条件。
消息传来,剧院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信心倍增。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奋发作为,拥抱锡剧艺术新的春天,再次擦亮无锡市锡剧院剧种排头兵品牌,由衷期待锡剧艺术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力争以崭新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回顾已经作别的2020年,在这极为不平凡的一年里,我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新旧班子过渡,遇到了各种困难、压力和挑战,但也给了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勇气,我们聚焦艺术生产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剧院建设发展,全体演职员凝心聚力、拼搏进取,共同开创剧院事业新发展,艺术生产再度取得新突破,在推动锡剧艺术和无锡文化事业发展繁荣上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剧目生产新成就
大型原创剧目《泰伯》成功首演,呈现了一台大气磅礴、格调高雅的剧目,受到领导专家高度肯定和观众好评。《惠山泥人》全新亮相2020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获紫金文化艺术节入选剧目奖,主演蔡瑜勇挑救场重任,获优秀表演奖。完成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数字电影工程《江南雨》拍摄,时隔六十年剧院又一部荧幕之作,展示当代演员发展弘扬锡剧艺术追求。完成国家非遗专项资金扶持项目—青春版《狸猫换太子》、《包公打龙袍》排练演出,展示新生代名角新秀的不俗实力和齐崭阵容,扩充市场演出剧目库。
二、艺术活动新亮点
非遗传承硕果累累。完成小王彬彬2020年非遗带徒项目创排、演出,李桂英、潘佩琼、吴新雯等老艺术家纷纷收徒传艺,剧院为青年演员度身打造青春版剧目,传承经典。
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王子瑜在西安参加《擂响中华》第三季获“中国戏曲十大青年领军”称号的佳绩,在杭州、无锡、金华参加“三省一市”五大剧种共演《雷峰塔》,参加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我们在艺起”锡剧青春新势力活动,参加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艺动青春”优秀青年锡剧演员专场,参加《代有才人》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戏剧展演,时隔四十多年再赴东台演出,在福建参加无锡文化旅游推介会,赴广西南宁参加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活动,在徐州参加江苏省舞台艺术优秀青年人才展演,参加“和你在一起”无锡广电2021迎春特别节目等。
传播推广创新方式。6月13日,疫情以来剧院首次演出在荡口古镇举行,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方式,7万余人次在线观看。6月20日、21日,疫情以来剧院首次剧场演出《珍珠塔》在无锡大剧院连演两场,3万多人次在线观看。上半年演出暂停的情况下,剧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经典欣赏”系列,推送锡剧经典剧目、影片,让观众足不出户、线上看戏。
文艺抗“疫”做贡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剧院积极组织发动全院干部职工投身到疫情防控中。第一时间发起捐款,捐款全部定向捐赠至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购买防护物资。创排演出抗疫题材小戏《车钥匙》、《黄鹤楼夜空的星星》,《车钥匙》获得江苏省第二届“戏剧小戏小品”展演优秀节目称号、优秀表演奖。四名党员干部带头报名参加无锡市志愿者服务,尽心尽责,为守护一方平安。创作演唱录制锡剧唱段《打好抗疫阻击战》《天佑中华大家庭》以及短视频等。
四、公益活动有看点
积极开展锡剧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和惠山古镇、荡口古镇锡剧周周演、演艺剧场无锡有戏周周演以及第二届大运河旅游博览会、东林书院祈福文创周、“三下乡”演出等公益性活动,把戏送到群众家门口,服务基层零距离,活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锡剧进校园”公益事业,在学生群体中为普及传承锡剧艺术、选拔优秀苗子、培养未来观众、弘扬吴地文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