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寻儿记》
老母寻子走千山
历尽波折终相逢
一碗“八珍汤”
无情无义不孝子
从来善恶终有报
历经一个多月的复排,优秀传统剧目《寻儿记》近日交上“答卷”,接受剧院内部审查。
该剧讲述了北宋战乱频繁,山西人士张文达偕妻孙淑林及两子逃亡,途中失散。次子凤缨为秀才周某抚养,唤作周子卿;孙氏长子朱砂贯染病而困居荒村,店主伺机将孩子拐卖给洛阳府衙常员外为子,易名常天宝。孙寻儿十八年无着,终沦为乞妇;其后因善做八珍汤得以入常府帮佣,备受凌辱。某日,她被遣至知府周子卿处还礼,相叙后始悉常即为朱砂贯,周便是凤缨,彼此百感交集。周氏夫妇乃赴府衙陈情,岂料兄嫂恐有失尊严而拒不相认,且以常府之仆为由,不准他们接回生母。周愤而去巡按堂前告状,公堂对簿之时,方知巡按乃系生父。于是,张氏夫妻团圆,认下次子,并把常重责后戴枷示众。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硕士研究生、青年导演余维盼担任复排导演,剧院一批新生代名家和优秀青年演员联袂演出。人物形象鲜明,剧情一波三折,情节感人,是深受百姓喜爱的一出好戏。
今天,我们也迎来苏州大学二十余位大学生,他们专程来院就江南非遗、传统项目如国家级非遗——锡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等课题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这也是苏州大学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
他们观看了《寻儿记》全剧,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边看边思索,认真做笔记,纷纷举起手机留影。看戏结束后他们与剧院领导、主创、演员等进行了交流,了解了锡剧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并围绕新时代下锡剧艺术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