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地点:锡剧博物馆戏楼
演出时间:5月26日晚7:15
票 价:20元、15元
购票热线:82766785
剧 目:
1、《打神告庙》
敫桂英:李梦恒
2、《洞房巧遇》
孟丽君:倪 萍
苏映雪:杨梦瑜
3、《昭君出塞》
王昭君:李梦恒
马 夫:郑 伟
4、《合钵》
白素贞:黄路尧
许 仙:杨星宇
法 海:孙 琦
5、《八大锤》
陆文龙:李梦恒
岳 飞:邵君耀
李元霸:王英建
裴元庆:郑 伟
秦 用:张震阳
梁士泰:张涵飞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老师,国家一级演员。8岁学会京剧《女起解》、《红鬃烈马》和《祭塔》,同年第一次参加演出。她10岁考入北京市艺培戏曲学校,初习武旦,后专攻花旦。先后师从赵绮霞、李金鸿、赵德勋、高玉倩等。学演剧目有:《打焦赞》、《扈家庄》、《大英杰烈》、《穆桂英》、《玉堂春》、《十三妹》、《贵妃醉酒》、《思凡》、《秋江》、《天女散花》等四十余出。1953年转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又从张君秋学《望江亭》、《状元媒》、《诗文会》、《西厢记》等戏。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荀慧生剧团,被选为继承流派的学生,拜荀慧生先生为师。演出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玉堂春》、《白蛇传》、《蝴蝶杯》、《勘玉钏》、《杜十娘》、《荀灌娘》、《元宵谜》、《辛安驿》、《金玉奴》、《卓文君》等荀派戏。每年演出350场左右。1963年调入梅兰芳剧团。演出《生死牌》、《姊妹易嫁》、《白蛇传》、《蝴蝶杯》、《玉堂春》、《望江亭》、《智斩鲁斋郎》等等,并学习了《西施》、《洛神》、《生死恨》等梅派剧目。1978年重返北京舞台,任北京京剧院三团主演。排演新剧目有《宋宫奇冤》、《哑女告状》、《一代贤后》《双玉缘》、《翠屏山》、《坐楼杀惜》、《痴梦》、《霍小玉》等并演出荀派保留剧目《红娘》、《红楼二尤》、《玉堂春》、《杜十娘》、《荀灌娘》、《棒打薄情郎》。1991年起担任北京戏曲艺术学校校长(现升格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以来,她励志图新,辛勤耕耘,把一个举步维艰的学校办成了人才辈出的全国重点学校。著有《京剧唱腔体会点滴》、《荀氏水袖、动作及手势介绍》《含泪的笑》、《我这两辈子》、《荀派艺术语言特色》等著作,并应邀到国内外几十所大学作艺术讲座,到各地中小学及文化单位进行普及京剧讲学。
她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1994年举办的“梅兰芳金奖大赛”获首届梅兰芳金奖;美国佛州颁发的亚洲最佳艺人终生成就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委员、中国剧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剧协副主席、北京京昆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首都企业家俱乐部特邀会员等职。河北大学客座教授、国际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
锡剧新秀李梦恒


李梦恒,女,1997年7月5日生,2009年9月考入无锡文化艺术学校锡剧表演专业。是2007年后政府出资培养的第二批锡剧表演专业学生。
李梦恒自幼喜欢戏曲表演,小学期间在昆山新镇小学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昆曲表演,曾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中国戏曲“小梅花”大赛,获业余组金奖。
考入无锡文化艺术学校锡剧表演专业后,她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由于她天资聪敏,勤学苦练,得到无锡市锡剧院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顾国英、华金瑞老师的亲授,专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她命运多舛,入学后的第一年,家庭出现了很大的不幸,不到半年时间,父母相继去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但她化悲痛为力量,坚持努力学习,得到大家的肯定。锡剧表演专业是无锡市政府出资培养,但在校期间生活所需费用还是要家庭承担,考虑到她生活的艰难,学校为此进行了全校的爱心募捐活动,以帮助她继续完成学业。媒体报道后,她得到了无锡市公安局、无锡市妇联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资助,这些举措深深感动了她,从此她学习更努力,练功更刻苦,终于脱颖而出,在2011年江苏省剧协举办的第五届江苏省青年戏曲“红梅杯”大赛中,仅学习锡剧才两年的她以一曲《拔兰花﹒东方日出照窗纱》获得少年组铜奖。
李梦恒身高1.72米,身材高挑,扮相秀丽,嗓音柔美,身段优雅,是学习戏曲的好苗子,转眼已到她临近学业毕业阶段,学校倾力培养,学校副校长季志良悉心辅导并带着她去全国各地寻师学戏。2013年末,去徐州省梆子剧团,师从著名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张虹老师专学戏曲长水袖功,排练演出了锡剧《打神告庙》一出戏。2014年又请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越剧名师、著名国家一级导演俞珍珠,创作排练了锡剧《昭君出塞》。在校期间她学习了锡剧《珍珠塔》中的“赠塔”“哭塔”、锡剧小戏《拔兰花》《双推磨》等。由于她基本功出色,又学习了京剧《八大锤》一出戏,女扮男装,饰演双枪陆文龙。同时江苏省戏剧学校高级教师翟美娟特地来无锡为她教授身段,翟老师把多年教学的积累毫无保留传给她,希望李梦恒能够把这些优秀的身段表演传承下去。
五年来的学习,李梦恒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手、眼、身、法、步”,还是“唱、唸、做、打”都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学校和社会各界非常看好她,也得到戏曲专家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