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市锡剧院!
现今文化生态下戏剧发展的新动向
发布时间(06-09-14浏览(1019

   

现今文化生态下戏剧发展的新动向

                       ——无锡市锡剧院书记、院长钱浩良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我国正处在与世界全方位、深层次接轨的变革转型时期,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无一不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化生态环境当然也不例外。现今的文化生态环境较之从前出现了多元并呈取代一元垄断,横向融合重于纵向传承,商业运作甚于品质追求,消费文化消解精英文化的新特点。戏剧作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何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需要我们以积极、冷静的态度作理性的思考。

一:戏剧的多元发展

戏剧是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样式。文化生态环境的多元化趋向必然会导致戏剧艺术的多元化发展。现在,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时代发展的急遽加快,新兴娱乐方式的日益增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了起来。再加上主观上大众审美趣味的多样化发展,在文化消费的选择中,大众越来越理智,越来越谨慎,越来越具有个性。这种情况下,任何企图通过某种或某些艺术形式来统领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众口难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没有哪种艺术形式敢说自己能一直引领文艺的发展潮流。就目前来讲,戏剧在文艺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弱势。无论是为了顺应变化了的文化生态环境以求自身的生存,还是为了顺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戏剧都必然也必须经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即戏剧艺术迫切需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戏剧的多元化发展是个宽泛而深刻的命题,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很多角度和层面进行探讨。我觉得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变革性发展:一是戏剧在艺术呈现上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二是戏剧在传播推广(即商业运作)上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这两个方面变革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戏剧艺术能更好地顺应文化生态环境以及时代的变革发展,更好地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新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戏剧的传承与融合

戏剧艺术要想在艺术呈现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必然会涉及到戏剧艺术本身的传承和融合的问题。那么,如何正确对待戏剧艺术的传承和融合呢?我认为,戏剧应该与时俱进,但是这个“进”不是盲从市场,也不是追逐潮流,而是要有尺度、有标准、有选择地去创新发展戏剧艺术本身。这个尺度和标准就是要认清戏剧艺术的“神”与“形”,就是要保留住戏剧艺术的内在神韵,传承戏剧艺术的精髓与灵魂,把戏剧艺术中最基本、最本质、最能体现这一艺术样式特色的元素(例如,地方性戏剧中以方言为基本特色的唱腔、念白就是地方戏剧艺术所特有的神韵,这就不能随意变动。)系统完好地保留和继承下来。同时,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在遵循戏剧艺术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变革,求变、求新、求创意,努力借鉴不同剧种甚至其他艺术样式的有利因素来充实和丰富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使戏剧更适合时代的发展、市场的运作以及大众的口味。

三:戏剧的品质与运作

戏剧艺术的传承与融合是戏剧磨砺自身艺术品质的过程。好的戏剧不仅需要好的艺术品质,还需要与之相配的商业运作来宣传和推广。没有市场和大众的认同,没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再好的戏也只是纸上谈兵。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商业手段来宣传和推广戏剧艺术呢?我觉得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思考:1、地方性剧种要打好基于当地市场的运作牌。一方面,地方性剧种是地域文化的鲜明代表,当地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无疑有利于地方性剧种在当地的运作与推广。另一方面,地方性剧种是当地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地方性剧种的发展只有扎根地方,面向全国才能稳步推进。2、要关注国内外各剧种的市场运作动态,了解国内外各剧种的商业运作状况,借鉴吸收适合本剧种发展的有利因素。3、要充分借鉴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等其他成功融入市场的艺术样式在商业运作上的成熟经验发展自身。中国电影进行商业运作不过十年时间,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投资、拍摄到发行、首映、公映甚至随后的音像制品的销售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运作模式,这其中有很多东西我觉得是可以借鉴利用的;电视综艺节目商业运作得比较成功的有前不久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商业文化现象。“超女”的成功我觉得与下面几点是分不开的:①它最大限度的迎合了青年人赶潮流、追时尚、重参与、捧偶像的文化心理需求。②它营造了一个大众平台,通过多种切实有效的互动方式大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在这一点上,它首先为有才艺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以一展身手的“平民舞台”,其次它通过各种手段(如它以网络和手机为载体进行比赛的程序征询并鼓励观众参与活动的评选。)随时与观众保持互动并把互动结果提升到能直接影响比赛结果的高度。我们的戏剧艺术虽然不同于“超女文化”,但是“超女文化”顺应年轻人的心理,创造有效的互动平台,提高观众参与度的商业运作方式对我们戏剧艺术的宣传与推广还是有所启示和教益的。

四:戏剧的大众消费

戏剧艺术在艺术品质上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与吸收,在传播推广上对商业手段的注重与运用,其目的都是为了适应大众的文化消费要求,进一步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从而更好地为大众服务。纵观戏剧艺术的发生发展历史,戏剧兴起于民间,传播于江湖,繁盛于市肆,在过去,它是百姓喜闻乐见,显贵交口赞誉的艺术形式,曾在中国各阶层中备受推崇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现在,它之所以在文艺市场中处于弱势,是因为戏剧艺术的发展滞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戏剧艺术的创新滞后于大众不断增长的新的文化需要。因此,我们只有在戏剧艺术本身的创新上加大步伐,在社会和政府的多方面关注和扶持下,用商业理念和市场手段来传播,推广,经营这门艺术,它才能在新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下和飞速变化的时代风潮里重新焕发出旺盛的活力和夺目的光彩。

上一篇下一篇

 

即时播报
 
 
进入编辑状态